滇马传奇揭秘(二):今生
2015-11-09 17:06:19
来源: 云南网;编辑:江鹤
5800万年前的始祖马只有狐狸那样大小,进化到三趾马时, 体高已达到100~120厘米 ,再从三趾马进化到单趾马时, 体高已经有130厘米。
在滇马传奇揭秘一文章里,我们介绍了云南马的历史文化发展。云南马,也称“滇马”,是中国历史上优良的马种,大理马、乌蒙马、腾冲马都属于云南马。随着骑马运动在现代社会中越加凸显得高贵健康的特质,云南矮种马非但没有被淘汰,反而是以一种全新的定位延续着滇马的传奇。
大理马 茶马互市的推手
大理马——中国西南地区著名而古老的马种,原泛指古南诏、大理一带的马。成年大理公马平均体高112.6厘米,成年母马平均体高110.7厘米。中国历史地理经典著作《读史方兴纪要》记载:大理马不仅体壮耐劳,而且在崎岖山路上也奔驰如飞。
公元10世纪中叶,白族首领段思平以洱海为中心,建立起了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政权。其疆域东到今贵州的普安,西至缅甸的杰沙,南到越南黑河,北至四川大渡河。彼时的大理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,积极与北宋结好,而据说宋朝乐意呼应的一个原因就是,大理盛产极其优良的大理马。北宋政权具有远见卓识地在邕州(今广西境内)设置了专门采购大理马的机构,以金、银、锦、彩帛、盐和诸色钱财采购大理马。据说,正值金军铁骑意在南下之际,以岳飞为首的“中兴四将”乘势崛起,撑起了南宋半壁江山,其中一个原因就是,各部业已配备了足量的大理战马。
滇藏茶马古道源于唐宋时期的“茶马互市”,到了明、清两代,茶马互市有了空前发展。据载,仅清顺治18年(公元1666年)滇茶销西藏就达3万担。值得一提的是,此时马匹交易日益兴旺,滇西各地形成了不少以买卖骡马为主的盛会,四面八方各种民族云集,骡马的成交数量多达上万匹。骡马交流会久盛不衰,如丽江九月会、剑川七月会、鹤庆松桂会等,大理三月街更是马匹交流会的重头戏。
骡马交易促进了马帮运输业的发展,作为物资运输的主要工具,马匹的使用已远远超出了军事的范围。茶马古道上的马帮长年累月来回穿梭,马蹄的印痕越踏越深,串铃的声响也越传越远。及至民国,“普(洱)思(茅)边沿的产茶区域,常见康藏及中甸、阿墩子(今德钦)的商人往来如梭,每年贸易总额不下数百万元之巨”(见《云南边地问题研究》)。
抗日战争爆发后,日寇封锁了我国沿海交通,滇缅公路亦被切断,茶马古道一时呈现繁忙景象。当时仅有几百户人家的德钦县城,每日马队如织,蹄声、铃声交作,吞吐货物不下千驮,云南马成为联系沿途各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纽带。
蒙马 与“乌孙”“汗血”试比肩
古籍《滇南见闻录》曾经这样记载道:“滇中之马善走山路,其力最健,乌蒙者尤佳。体质高大,精神力量分外出色,列于凡马内,不啻鹤立鸡群”。
昭通地区古称乌蒙,是乌蒙马的原产地。当地出土的三趾马、云南马化石证明,早在距今100万年以前,这里就是原始马的栖息地。
乌蒙马身材虽然矮小,却比例匀称,性情温顺,关节强韧,行动敏捷。前清有位大名田雯的巡抚写过一篇《乌蒙马说》,这位说“马”的巡抚先浓墨重彩地描述了著名的水西马如何玉树临风,神力无敌,之后笔锋一转,为乌蒙马写下一段极为精彩的文字:“然而未若乌蒙之马,体貌不逮水西,神骏过之。食苍茛之根,饮甘泉之水,首如碓,疏如磨,齿背广,以平途试之,夷然弗屑,反不喜走,而志在千里,隐然有不受羁勒之意。所以英雄之才不易测,而君子之德贵养晦也。”
此话带了几分托物鸣志的意思,似乎将那些真正具备雄才大略的能人比作那匹身形矮小的乌蒙马,人才不可貌相,好马更不可斗量,颇有几分韬光养晦、志在千里的意思。
民间将乌蒙马与“乌孙”、“汗血”等所谓“天马”比肩而立,但要培养出优秀的乌蒙马,需要的不仅是时间和精力,更需要一种近乎于残酷的调教。《昭通志稿》记载乌蒙马的培训过程,颇有意味。马驹出生,先要照顾好“产妇”,要确保充分的营养,随时清洁“产妇卧室”,使产后的母马能尽快恢复强健,使马驹秉承的先天之气能及时得到后天的培补。
马驹长到3月,就其体形、骨骼,关节、蹄掌、反应作综合评价,“择质之佳者而教之”。教的方法极为严格,近于残酷。先把母马系于悬崖之巅,马驹系在崖下,不给饮食,让其饥渴。饥渴难耐的马驹渴望母乳而不得,始则焦躁,继则萎靡。待饥渴难耐的马驹确实无法忍受了,解开羁绊的绳索,马驹朝悬崖之巅的母马奔去,“奋蹄奔踔而直上,不知其为峻也”。再把母马和马驹的位置交换,“系其母于千仞之下而上其驹,母呼子应,顾盼徘徊而不能自禁,故驰之,则狂奔冲逸而迳下,亦不知其为险也”。
同样的训练要选择不同时间、地点、气候条件,反复多次,且不断加大训练强度。在这个过程中,有的马驹或伤残、致死,不堪造就的,自然淘汰。
腾冲马 丝绸古道上的精灵
南方丝绸之路并不像西北丝绸之路那样被世人熟知。南方丝绸之路,也称蜀身毒道,是一条起于现今四川,经云南,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,总长约2000公里,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,正式由官方开凿始于秦代。《史记》所言:“秦时,常頞略通五尺道,诸此国颇置吏焉。”这是关于南方丝绸之路最早的官方权威书籍记载。
腾冲马在整个云南马体系中体格较大,成年公马体高121厘米,母马为117厘米。在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和1935年滇缅公路通车以前,云南境内并没有大的交通干线,所有货物的长短途运输全靠人背马驮。即便是在两条交通干线开通以后,云南除交通干线以外的其他地区,主要交通工具仍是马。旧时的南方古丝绸之路一线是蛮烟瘴雨之乡,路上有峭壁深涧,山中有饿虎猛兽,河里有毒蛇蝎子,沿途还有土匪的骚扰,有“穷走夷方”之说。
腾冲马也被称为南方丝绸古道上的精灵,它不仅带来了生产生活用品,也带来了内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思想,更是连接汉藏之间感情的纽带。随着青藏、川藏、滇藏公路等相继通车,马帮这种由民间自发组织的运输集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,但关于云南马的传奇却翻开了崭新的一页。
免责声明
本网站尊重原创作者劳动成果,就本网站稿件一事作如下声明: 一、本网站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,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(如有),但本网站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。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采取相应措施。 二、如有文章转载自国内外公开媒体报道,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本网站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、转载本网站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,本网站均不承担责任。如因使用本网站资料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,使用者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 三、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声明的约束。 四、本免责声明以及其修改权、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网站所有。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速与本网站联系。
相关推荐

最新排行|热点排行
-
1惠特克家族的第4位冠军!罗伯特·惠特克 18:23
-
2美国奥运骑手卡尔·库克登顶国家联赛鹿特 18:19
-
3爱尔兰骑手伯特伦·艾伦登顶国家联赛鹿特 18:16
-
4环球马术冠军赛巴黎站1.45米两段赛: 18:12
-
5环球马术冠军赛巴黎站1.45米争时赛: 18:09
-
6爱尔兰骑手达拉赫·肯尼闪耀卡尔加里五星 18:08
-
7拉腊·特拉巴主场封后环球马术冠军赛圣特 18:06
-
8奥运冠军劳拉·克劳特封后环球马术冠军赛 17:48
-
9美国女骑手玛吉·恩格尔主场登顶特拉弗斯 17:46
-
10美国女骑手凯特琳·坎贝尔职业生涯首次登 17:3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