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嫌你的快递慢,看看古代的物流是什么样子的

2018-06-06 16:19:53

来源: 中国马会 ; 编辑:王西西

发达的物流业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现代意义上的“物流”一词引进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,来自日文中对英文单词“logistics”一词的翻译。虽然这个词进入中国不过几十年,可这项服务已经存在了很久,只不过远没有今天这样便利。


在等快递的闲暇时间,就让我们来看一下,古代的物流是什么样子的。


国家邮政系统有多快?


古代的国家邮政系统又叫做“驿传”或者“邮驿”,是古代政府为了传递文书、接待使客、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组织,官办官管官用。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政府的公文往来和军情传递,也承担一些物资的运输工作。


既然是负责公文和军情,那么对时效性的要求就非常高,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烽燧、羽檄(征调军队的文书,上插鸟羽表示紧急,必须速递)、奔命书(紧急军情)、飞鸟使(吐蕃称骑马传递消息或传送公文的人)都是这一特点的反映。


1_副本.jpg

羽檄起边亭,烽火入咸阳


那么,这套系统的速度到底有多快呢?


汉代的时候,马递的最快速度是日行400里。


唐代规定,乘车的一天最少120里,骑马的180里,皇帝颁布的敕令则是日行500里。


宋代也基本是这个速度,普通文书步递日行200里,一般机要文书马递,日行300里,敕书400里,最为特殊的金字牌急脚递文书出御前直接发下,日行500里。


清代,由于军机处的设立,文书传递的速度被提高到一昼夜600里甚至是800里,咸丰、同治时期,由于战火不断,军情紧急,就出现了“红旗报捷”,一旦前方打了胜仗,就立刻以800里的速度飞递,沿途驿站秣马以待,一听到铃声就立刻飞身上马,驰往下一站。这就是我们在影视剧里常常听到的“800里加急”。


这样的话,我们可以算一下,唐代爆发安史之乱时,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(今北京一带)起兵,远在长安的唐玄宗六天收到消息,也就是日行500里的唐代最快速度了。但即使这样,收到消息以后,还要另发文书调遣边境的精锐军队,一来一回,半个多月就过去了,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,十二月十二安禄山就已经攻下了洛阳,威胁潼关。


正因为如此,邮驿也就成为了每个朝代政府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,想尽一切办法也要保证它的运行效率,毕竟,在这样十万火急的时候,一刻也耽误不起。


最早的“海淘”,都买了什么?


和今天一样,古代也有很多来自国外的商品。


能够买到来自国外的东西,最早要追溯到张骞。


西汉时,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开辟出了一条“丝绸之路”。此后,人们可以买到核桃、石榴、葡萄、苜蓿等作物,还有胡琴这种新乐器。不过,张骞的旅途十分不顺,因为匈奴的阻碍,他第一次出使整整花了十三年。


2_副本.jpg


比起张骞,后来的海外购要轻松得多。隋唐时期,除了陆路以外,还可以走海路,东到日本,西到波斯湾,带来了胡椒、菠菜、西瓜等。从西域传来的胡文化也被广泛吸收,人们可以听到各种胡乐,欣赏胡旋舞,在胡姬酒肆中喝酒……


到了宋代,海运和海外贸易进一步发展,政府在广州、泉州、明州、杭州和密州设置了五个市舶司,专门管理海外贸易事务。这个时候,海外的商品多达几百种,例如香料、宝物、皮货、食品等,光是香料就有一百多种,堪比今天的口红色号。


微信图片_20180606153826_副本.jpg

古时候挑香料和现在挑色号没差啦


明代的海外贸易虽然时开时禁,但总体上还是十分繁荣,很多我们今天最为常见的作物都是这个时候才有的,例如番薯、南瓜、玉米、烟草、番茄等等。


看完了这些,我们可以在脑海里勾勒出一幅古代物流业的图景——遍布全国的邮政网络主要是为公文和军情以及基本的物资运输服务,有时候也会奔驰着装有荔枝或者螃蟹的骏马,扬起一路烟尘。

标签:古代物流

免责声明

本网站尊重原创作者劳动成果,就本网站稿件一事作如下声明: 一、本网站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,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(如有),但本网站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。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采取相应措施。 二、如有文章转载自国内外公开媒体报道,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本网站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、转载本网站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,本网站均不承担责任。如因使用本网站资料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,使用者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 三、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声明的约束。 四、本免责声明以及其修改权、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网站所有。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速与本网站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