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马”字的演变
2016-03-11 10:48:35
来源: 张薇整理;编辑:陈皴晨
3000多年来,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,每个汉字都是有温度的,它们承担并记载着我们中华文明的进展过程,附着在一个字身上的内涵是无穷的。
“马”字的演化过程大致为:甲骨文——金文——篆文——隶书——楷书——行书——草书——简体
从甲骨文的字形上来看,马头朝上,眼睛炯炯有神,马背朝右,右部的几画表示马鬃,前后蹄朝左,意在行走,马尾在下部。瞧,这是一匹多么象形又生动的骏马呀;金文与甲骨文大致相似,只是变得更抽象一些;小篆的字形是从金文衍变而来,已不太像马形了;楷书的繁体字形,基本看不出马的样子了;直到现在使用的简体字形,写起来很简单,仅有3画。
甲骨文 “马”字,特别像一匹仰天长啸的骏马,这是最初的 “马”字,距今已经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。
金文
经历过甲骨文的文字特征, “马”字的金文表述并没有根本上的改变,形状上简洁且相似。大家可以看看它的形状,比甲骨文的 “马”字更清晰。
对金文的描述,有关记载中是这样说的:先秦称铜为金,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,又叫钟鼎文、彝器款识。与甲骨文相比,金文象形程度更高,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。金文填实的写法,使形象生动逼真,浑厚自然。
篆文
从甲骨文到金文,再到篆文, “马”字的演变更为具体,已经有了繁体 “马”字的模样。
所谓篆文,分为大篆和小篆。西周后期,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。大篆使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,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;字形结构趋向整齐,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,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。
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,改为小篆。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,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,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,成为整齐和谐、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。
“马”字从篆文继续发展下去,相继历经了隶书、楷书、行书、草书、简体。隶书在汉代得到了很大发展,变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笔画,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;楷书笔画平直,字形方正,书写简便。古人还创造出了可以快速书写的字体:草书和行书。随着现代审美的发展,各类艺术字也应运而生,其形体千变万化,美不胜收。
楷书也叫正楷、真书、正书。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,更趋简化,横平竖直。《辞海》解释说它“形体方正,笔画平直,可作楷模”。这种汉字字体,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。
可以说“马”字的演变是由形象到抽象,由繁到简,直到最后彻底符号化,笔画由早期的直笔圆笔逐渐变得笔画匀称、线条统一。
接下来就请大家欣赏一下各位书法大家对“马”字的诠释。
免责声明
本网站尊重原创作者劳动成果,就本网站稿件一事作如下声明: 一、本网站标明转载文章的出处,并保留转载文章在原刊载媒体上的署名形式和版权声明(如有),但本网站对转载文章的版权归属和权利瑕疵情况不承担核实责任。如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转载的文章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,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意见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,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将采取相应措施。 二、如有文章转载自国内外公开媒体报道,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本网站不对其中包含或引用的信息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对于任何因直接或间接采用、转载本网站提供的信息造成的损失,本网站均不承担责任。如因使用本网站资料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,使用者应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 三、凡以任何方式登陆本网站或直接、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,视为自愿接受本声明的约束。 四、本免责声明以及其修改权、更新权及最终解释权均属本网站所有。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速与本网站联系。
相关推荐

最新排行|热点排行
-
1惠特克家族的第4位冠军!罗伯特·惠特克 18:23
-
2美国奥运骑手卡尔·库克登顶国家联赛鹿特 18:19
-
3爱尔兰骑手伯特伦·艾伦登顶国家联赛鹿特 18:16
-
4环球马术冠军赛巴黎站1.45米两段赛: 18:12
-
5环球马术冠军赛巴黎站1.45米争时赛: 18:09
-
6爱尔兰骑手达拉赫·肯尼闪耀卡尔加里五星 18:08
-
7拉腊·特拉巴主场封后环球马术冠军赛圣特 18:06
-
8奥运冠军劳拉·克劳特封后环球马术冠军赛 17:48
-
9美国女骑手玛吉·恩格尔主场登顶特拉弗斯 17:46
-
10美国女骑手凯特琳·坎贝尔职业生涯首次登 17:33